Re: [問題] 台灣到底有沒有社區感染情況?

看板nCoV2019作者 (換來一句謝謝妳的成全)時間4年前 (2020/03/20 14:38), 4年前編輯推噓14(15129)
留言45則, 16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 引述《coooooo (CO2)》之銘言: : : 2月的時候,美國CDC就說台灣有社區感染情況了。 : : 我們的政府也說,我們有零星社區感染。 : : 此時也有許多專家紛紛跳出來說不需要執著於有沒有社區感染之名, : : 重點在超前部屬。 : : 當時在我印象所及,政府和專業人士沒有人直接出面說CDC是錯的,台灣無社區感染。 : : 但最近這兩天卻有大量文章, : : 因為中時記者不當的提問,惹怒了大家,紛紛跑出來說台灣無社區感染,為何造謠? : : 又說台灣沒有社區感染,因此現在的檢驗量已經足夠。 : : 我覺得大家沒有論述,就一口否定專家和政府說有社區感染或零星社區感染情況。 : : 甚至有人說"台灣根本還沒進入社區感染階段,所以不用...." : : 這樣是很危險的。 : : 散佈錯誤的資訊,降低民眾防禦心。讓大家以為現在沒社區感染不用緊張, : : 都還在境外移入階段。 : : 希望大家不要因為自己覺得不需要加強檢驗,或是討厭記者態度, : : 就直接無論述的去否定專家和政府說的話。 : : 要否定可以,但應該把自己意見說清楚。而不是直接說個台灣根本沒社區感染。 嚴格說起來社區感染和社區傳播是兩件不一樣的事情, 我不知道大家心裡想的到底是哪件, 那就假設大家心理設定的是比較嚴重的社區傳播好了。 這個問題還涉及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檢驗結果。 基本上我們都沒有上帝的全知視角, 所以除非像南韓一樣有大規模採檢擁有很龐大的已知資料, 要不然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所謂的 "實質上" 是否有真實社區傳播的情況, 而是只能看到 "表面上" 政府宣布的傳播情形,各國皆然。 有沒有進入社區傳播階段, 對於掌管整個國家大方向的防疫團隊以及普通民眾的防疫計畫, 其實影響的程度不一樣。 防疫團隊必須依照現今社會狀況制定相關的應變措施, 所以對他們來說, 避免現今階段進入到大規模的社區傳播其實是件壓力很大的事情。 那麼民眾呢?我們不會因為沒有進入社區傳播就不防疫, 也不會因為進入社區傳播就絕望的馬上放棄, 不管怎麼樣,個人的防疫還是要做下去的。 我了解無症狀病例對社會大眾來說是個恐慌, 但是如果仔細詢問每個人在害怕什麼,大家似乎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其實簡單,人們害怕路上隨便一個人都是無症狀未檢出病例, 會大規模傳染路上擦肩而過的其他人。 但是這樣粗略的假設卻是沒有把病毒傳染途徑考慮進去的結果。 目前已知的兩種途徑有兩種, 飛沫傳染以及接觸傳染。 (在把醫院排除的一般情況下)就機率來說, 是一個無症狀未檢出病例在我們身邊一公尺內 打噴嚏 "直接"飛沫噴到眼鼻口傳染我們的機率高, 還是一個無症狀未檢出病例在公共場所因為隨意碰觸物體許多表面 而讓我們不小心接觸到那些地方之後 再因為我們無意識的碰觸眼口鼻後感染病毒的機率高呢? 答案很清楚的是後者機率高,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聽到COVID-19的傳播模式大部分是接觸傳播的資訊, 也是為什麼正確洗手會扮演這麼重要關鍵的原因。 現在情勢緊張,相信每個人都沒有放棄防疫的打算。 如果是這樣, 先不要去假設或是猜測到底是進入了社區傳播與否(因為我們也無能為力), 反而把有限精力和時間專注在正確洗手 保持個體安全距離(social distancing)、盡量不要出入人多的場合 以及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輕易碰觸眼口鼻, 我想會是比較CP值高的方法。 一起加油, 台灣加油。 -- Yo! What's Up在幹嘛 第一季 最執著討論武漢肺炎的podcast系列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5.85.178.40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oV2019/M.1584686282.A.EF8.html

03/20 14:42, 4年前 , 1F
搞事的人 只是找個無腦理由搞事罷了
03/20 14:42, 1F

03/20 14:42, 4年前 , 2F
還好之前的遶境延後了
03/20 14:42, 2F

03/20 14:43, 4年前 , 3F
理性給推!
03/20 14:43, 3F

03/20 14:43, 4年前 , 4F
沒有那麼多人聚集就不容易大規模感染
03/20 14:43, 4F

03/20 14:44, 4年前 , 5F
全球沒有一個國家躲得了社區傳播
03/20 14:44, 5F

03/20 14:45, 4年前 , 6F
不管有沒有 口罩就是至少要戴到夏天
03/20 14:45, 6F

03/20 14:45, 4年前 , 7F
重點在減災
03/20 14:45, 7F

03/20 14:45, 4年前 , 8F
反正就是減少群聚 做好防疫措施
03/20 14:45, 8F

03/20 14:46, 4年前 , 9F
能斷越多傳播鏈越好
03/20 14:46, 9F

03/20 14:46, 4年前 , 10F
請問~~無症狀碰觸物品為什麼會傳染?
03/20 14:46, 10F
有些沒有出現症狀的確診者,已經有傳播疾病的能力了 這些確診者很有可能手上沾有自己已經帶病原的病毒顆粒附著在碰觸到的表面上 會進一步傳染給碰觸到相同表面的人

03/20 14:46, 4年前 , 11F
你說的對
03/20 14:46, 11F

03/20 14:46, 4年前 , 12F
是不是手汗也帶有大量病毒?@@a
03/20 14:46, 12F

03/20 14:47, 4年前 , 13F
喔喔喔
03/20 14:47, 13F

03/20 14:50, 4年前 , 14F
宅在家裡就是防疫大使 不要群聚
03/20 14:50, 14F

03/20 14:52, 4年前 , 15F
肥宅個個都是防疫專家
03/20 14:52, 15F

03/20 14:53, 4年前 , 16F
手汗不會有病毒
03/20 14:53, 16F

03/20 14:53, 4年前 , 17F
你張開口講話才會有
03/20 14:53, 17F

03/20 14:54, 4年前 , 18F
我肥宅我驕傲
03/20 14:54, 18F

03/20 14:54, 4年前 , 19F
飛沫很快就會落下
03/20 14:54, 19F

03/20 14:55, 4年前 , 20F
或者感染者用手去摸自己口眼鼻
03/20 14:55, 20F

03/20 14:55, 4年前 , 21F
推勤洗手 不碰眼鼻口
03/20 14:55, 21F

03/20 14:55, 4年前 , 22F
手再去摸公共場所的物體
03/20 14:55, 22F

03/20 14:56, 4年前 , 23F
你走過去再摸物體然後沒洗手就很容易感染
03/20 14:56, 23F

03/20 14:56, 4年前 , 24F
大規模的群聚感染都是接觸感染
03/20 14:56, 24F

03/20 14:57, 4年前 , 25F
你跟病人擦肩而過病不會被傳染
03/20 14:57, 25F

03/20 14:57, 4年前 , 26F
他沒在你面前打噴嚏也沒講話你不用怕
03/20 14:57, 26F

03/20 14:58, 4年前 , 27F
一堆人戴口罩、整天消毒,ro值就是低。
03/20 14:58, 27F

03/20 14:58, 4年前 , 28F
反而是你看不到的地方手扶梯欄杆等等
03/20 14:58, 28F

03/20 14:58, 4年前 , 29F
從上帝觀點,就是好多次病毒在門把上,
03/20 14:58, 29F

03/20 14:58, 4年前 , 30F
被人摸到又洗掉了或酒精噴死了
03/20 14:58, 30F

03/20 14:58, 4年前 , 31F
最危險是電梯按鈕
03/20 14:58, 31F

03/20 14:59, 4年前 , 32F
如果你吃飯前不洗手那N95也救不了你
03/20 14:59, 32F

03/20 14:59, 4年前 , 33F
又如果有病人剛好在你面前打噴嚏你也GG
03/20 14:59, 33F

03/20 15:00, 4年前 , 34F
因為口罩防了口鼻但眼睛漏掉了
03/20 15:00, 34F
感謝p大補充

03/20 15:01, 4年前 , 35F
全民防疫就是壓ro值,病毒被清掉的速
03/20 15:01, 35F

03/20 15:02, 4年前 , 36F
度比中鏢快
03/20 15:02, 36F

03/20 15:03, 4年前 , 37F
自己該做的不要偷懶台灣目前沒什麼危險
03/20 15:03, 37F

03/20 15:03, 4年前 , 38F
本土感染幾乎都是密切接觸者
03/20 15:03, 38F

03/20 15:03, 4年前 , 39F
擔心路人倒不如擔心你家人沒好好防疫
03/20 15:03, 39F

03/20 15:04, 4年前 , 40F
他中了你也跑不掉
03/20 15:04, 40F

03/20 15:09, 4年前 , 41F
問題還回歸到恐懼,無知帶來恐懼,這件
03/20 15:09, 41F

03/20 15:09, 4年前 , 42F
事不可能有答案,才會變成日經文,天天
03/20 15:09, 42F

03/20 15:09, 4年前 , 43F
恐懼
03/20 15:09, 43F
所以就算是沒有p幣有事沒事跑來回文 也要努力讓衛教知識被傳遞出去減少恐懼 ※ 編輯: fukuspeed (75.85.178.40 美國), 03/20/2020 15:13:19

03/20 17:47, 4年前 , 44F
推理性分析
03/20 17:47, 44F

03/20 22:16, 4年前 , 45F
推實際的建議
03/20 22:16, 45F
文章代碼(AID): #1UT6JAxu (nCoV2019)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UT6JAxu (nCoV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