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抑制房價.不是政府做不到.而是不肯做

看板politics作者 (八卦版和鐵道版一樣可恥)時間13年前 (2010/12/10 17:24),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8/81 (看更多)
※ 引述《aitt (關關難過關關過(M))》之銘言: : 這是古亭站出口旁建案的價格演進 : 2002 35-38萬 2003 38-40萬 2005 45萬 2006 55萬 2007 65-70萬 2009 80-90萬 : 漲幅約135% : 以下為南勢角站外500M建案價格 : 2002 15-16萬 2003 16萬 2005 18-21萬 2006 24萬 2007 30萬 2009 44萬 : 漲幅約185-193% : 我們可以發現一件事..2002年的薪資水準與現在差不多.但是置產成本暴增一倍多 : 不論是有雙捷運在市中心的古亭站.與只有一條捷運的南勢角站皆是如此 : 甚至於離南勢角外500M.走到南勢角站還要十分鐘的建案..漲幅更是接近兩倍 : 比起古亭站的漲幅更大.更別提如果在2002年就提早置產自住.以現在買南勢角站500M : 的錢.去買古亭站還有剩 : 有人說捷運拉近距離.帶動房價漲.這句話只能說對一半.果真如此.那為何2002年 : 同樣的錢可以買到雙捷運交會點.且在台北市中心地帶的地方? 而且那時35-38萬價格 : 初期還賣不算好.新莊還沒捷運為何漲翻天? 甚至連捷運都要N年後才能完工的樹林. : 都開價3字頭.? 話不能這麼說啊. 2002年時,離陳水扁卸任台北市長才4年 離他就任總統後的科技泡沫也才2年 雖然目前捷運主體是在陳水扁市長任內逐步通車 可是台北市當時對捷運其實還有疑慮, 真正融入市民的生活,已經是馬英九第一任市長任期了 1998到2002剛好是市民整體生活開始融入捷運 因為很多為了捷運的配套政策都在這時開始步入收割期。 而且你還忘了通貨膨脹率 2000年到2003年台灣雖然處於通縮 但是大部份的物價頂多小跌 就長期來看,雖然台灣這幾年經濟低迷。 但是物價還是往上的 更不用說建築的原物料在這幾年漲了多少。 所以我們上一輩才會說 他當年一碗麵才一塊 我今年30幾歲,我也只經歷一碗5元的時候 2002到現在就過了8年 幾乎是我人生的1/4 薪資的確是最大的一個問題 可是台北是首善之區 台灣薪資雖然沒有漲太多 但是不是沒有人收入增加 2.2K的人有之 2.2佰萬的人這幾年更是增加一堆 反映出來的就是台北市和其它地區房價的落差 以及台北市居住人口的淨流出 另外說到捷運,2002年和現在,你好像看古亭站都一樣 但是這八年來,古亭站的意義不可同日而語。 這八年來,光是新埔到土城的接通, 捷運的地位就差了多少 而且捷運的最適營運距離是3公里以上 低於這個距離,坐公車還比捷運更方便快速便宜 這也是忠孝東路、羅斯福路直行公車數量從來沒少過的原因。 一旦捷運距離拉長,整體的效益是等比級數上升的 這也是我反對用捷運和偏遠地區通勤來解決房屋問題的原因 捷運只會讓房價問題更無止境的擴大和循環下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153.78

12/10 18:02, , 1F
薪資沒增加,但是持續漲價的東西
12/10 18:02, 1F

12/10 18:02, , 2F
多到我不想再重複了...
12/10 18:02, 2F
文章代碼(AID): #1D0V7bqP (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8 之 81 篇):
文章代碼(AID): #1D0V7bqP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