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求助]國二理化不及格

看板tutor作者 (Lefty)時間10年前 (2014/05/17 02:53), 10年前編輯推噓2(2011)
留言1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shelley1248 (Linpeihsuan)》之銘言: : 各位好,這是我第一次在家教版PO文,主要是目前正在教的國二理化數學的案件太讓我感 : 到挫折了,所以想詢問有經驗的大家怎麼辦? : 這個妹妹是本學期剛開學的時候接的,她的前一任家教只教了一個寒假就因為進度上太慢 : 被辭退了,才會換我接手。主要是負責理化跟數學的部分,上段考範圍,每周三次一次各 : 兩小時。 : 理化目前我教過的內容有原子、化學反應方程式、酸鹼鹽跟反應速率, : 第一次段考時的講義: : 1簡單的自修2題庫式講義3整理上課時她不會的題目去做變化,自己寫的手寫卷,另外 : 考試前她媽媽會用評量卷幫她做測驗,也都考的不錯(八九十分)。有時候題目比較多我 : 就直接幫她勾題目要她做。 : 其實上一次段考範圍我考前有出一張手寫的題目整理給她,她沒寫,結果考出來錯的就跟 : 那張一樣。 : 第二次段考時: : 除了上面提到的教材以外,又拿了一本學習標竿(比較難)讓她當作業(每次勾一部份讓 : 她寫,段考前會把題目完整做完)另外,因為她常常沒寫作業,為免重蹈上次猜題結果她 : 沒寫的悲劇,我調整成她如果又沒寫作業,就直接在上課時限時讓她做完。 : 也都會講解完她學校平時考錯的題目並要她訂正。 : 又因為她上學期最後一章很弱,化學式很多都沒背,也搞不清楚價數,看到題目敘述也無 : 法連想說這是哪一組反應方程式,這次段考也花了時間把這部分好好講清楚,並選了十組 : 我覺得非常重要的式子讓她背。 : 以上是我目前有想到的一些上課的細節,再來是我不懂我的教學有什麼地方不足,或是我 : 該怎麼調整才能讓妹妹的成績進步的疑惑: : 首先是,我覺得妹妹非常依賴我的教學,完全不會自己去念理化,由於我是直接拿一本筆 : 記本,一邊講一邊寫下重點。導致我只要沒有講到的地方,她就無法變通。這次段考我要 : 求她必須自己閱讀自修,畢竟就算我上課的時候強調了多少重點,如果沒有花時間自己咀 : 嚼的話,還是無法成為自己的東西。並且以螢光筆的痕跡當依據,讓她集點給予其獎勵來 : 鼓勵她。 : 可是她在變通上還是很弱,我本來想會不會是她只是背題型而不懂裝懂,於是要求她要在 : 選出答案後告訴我想法,當下也都講得頭頭是道,但過了幾天後,學校平時考考卷一發回 : 來,發現她錯的還是那些,而且問我的問題都一樣,我就會說,這個上次問過啦,然後正 : 要講下去,她就會突然驚醒說,噢噢噢就是什麼什麼,也就是她其實也知道要怎麼做,可 : 是好像需要我作為觸發點,她才能答對。解題時也常常很固執,錯都錯一樣的地方,請問 : 大家遇到這種情況時,要怎麼調整自己的教法? : 再來是,有朋友聽了我的敘述後說,會不會是妹妹其實只是在記觸發的點,實際上沒有真 : 正會,但我認為是妹妹自己必須要花時間自己去整理錯的題目,要真的有自己去想,但她 : 缺少這部分的努力,要怎麼督促她呢? : 最後,因為妹妹的理解能力比較差,所以在教學上,我曾檢討過會不會是我以為簡單的以 : 前就應該要會的,她其實不懂,或是教得太難反而使其搞混,於是講得比較簡單,結果第 : 一次段考考出來,基礎題OK,進階一點的就錯了,這次段考就沒有特別分難易,結果她 : 就開始搞混在一起,可是她們學校的段考又考得比較難,不教難的又不行,到底該怎麼辦 : 呢?(難易是指解題上的,觀念不會跳過不講) : 因為這學期兩次段考,妹妹的理化都差一兩分及格,我快崩潰了。但因為我同時還有在教 : 其他同樣是國二的學生,一個是私校一個跟這個妹妹同校(公立學校),另外兩位都進步 : 良多,班排進步十幾名,校排從一百多快兩百進步到前五十那種,進度上怕妹妹聽不懂已 : 經放慢許多,觀念也是不斷提醒,但還是一直錯同樣的題目,請問教學上要怎麼改善呢? : 謝謝大家耐心看完。 面對學習狀況比較不理想的學生, 通常要去想學生學習不好的原因是什麼, 如原po所提及,可能因為學生家庭因素, 讓學生對於追求學習成就感到疲乏; 我認為好的解決方式是先讓學生找到學習動機, 學習的方法是正確的, 在進行評量的時候,就算一開始會粗心寫錯或被題目誤導, 但長久下來自然會發現做題時需要的提巧。 而學習狀況不佳的學生, 我會用兩個原因來分類他們,來想辦法對症下藥: 1.不願意投入時間 2.不願意仔細思考 這可以由學生平常寫作業或寫練習題的時候來觀察, 簡單來說,不願意投入時間的學生往往是較被動, 他們願意在上課時寫題目,但不願意回家時自己練習。 而不願意仔細思考,在做題目時很不喜歡列算式或多想幾次, 只想憑著直覺來猜答案是什麼, 也由於基本考題常常拿來考,所以有時候不思考真的能讓學生猜對。 不願意投入時間, 就需要先確認學生平常的生活作息, 有的學生不願意投入時間是因為補太多習、學校上課時間長、家教太多等, 可以和家長溝通,請家長幫忙盯,或者延長上課的方式來讓學生練習。 但也有一種常見的情況:學生不知道為什麼要學這個(除了應付家長及考試,沒有動機), 沒有動機,就很難真正的投入。 善用課程內容去引起動機, 如果學生對內容真的不感興趣, 也可以先和學生建立良好互動, 對於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亦有幫助。 如果是不願意仔細思考, 我會多將題目弄成問答題或利用讓學生練習講思考邏輯(有點像在寫題目的詳解), 多利用"為什麼"來逼學生思考。 如果學生本身是邏輯比較差的,我會先讓學生練習在每個段落講講自己學了什麼。 一開始可以給誘導性的問句,像是: 例如:什麼是元素?什麼是化合物?他們有什麼差別? 後來則可以用: 我給你30秒再看一次我們上完的東西,等下課本合起來告訴我剛剛上了什麼。 (當然,這時間可以因學生學習狀況調整) 我常和我的學生說: 知識真正學會之後是可以用嘴巴講出來的。 你要證明你學會一個東西時,不是拿個考卷和人說你考100分, 是當別人直接問你的時候你可以侃侃而談。 否則,是不是把你的成績單燒掉,你的知識就化為烏有? 我今天在這裡的目的也不是要讓你變成一個考試機器, 而是要讓你學會某些知識以及如何學習知識。 當你知識真的學會了,你考試考不好時,我會分析原因給你聽, 如果你家長責怪,我可以幫你和家長溝通。 我希望你未來會和我要求減堂數、減時間、甚至停課, 但原因是因為你已經知道怎麼自己學習,進而漸漸不需要老師。 而如果你願意學習很多課外知識(或一般考試外的知識), 我也有辦法一直補充,讓你追看看我腦中的知識。 在教學時,我很習慣與學生建立互動, 多利用問答去激發學生主動思考, 比方說在學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時候, 很多學生一開始以為反應方程式都是背的, 我會和學生說,學習東西的時候能不背就不要背,但是你要想辦法"記"下來。 通常學生會認為記和背是同一種事, 這時我就會解釋,記東西要搭配邏輯,能讓你事半功倍。 比如:加熱一個東西,可能有什麼化學反應發生? 學生通常第一個想到的是燃燒(氧氣環境), 而這時你可以提及乾餾(無氧環境)。 讓學生瞭解同樣是加熱,可能有A+B→C(化合)或者A→B+C(分解)的反應發生, 學生就可以明白,在一般環境看到加熱你可能要先想這東西會不會與氧氣(或氮氣)反應, 如果不會,那它自己會不會有分解的情況發生? 再慢慢延伸到一些不用加熱就會進行的反應。 再搭配一些練習,學生就可以慢慢把一些反應式給記下來。 而在做題目的時候我會要學生避免去"猜"(尤其練習的時候), 因為你這題猜完,你這題就白練習了。 很多學生習慣用"猜"是在一個前題進行:這題我好像沒看過,我應該不會。 最後就連思考就沒思考地去猜答案。 我會和學生說: 每個題目一定有邏輯在,只要肯動腦再搭配你既有的知識你就有辦法解出來。 當然,學生不可能真的就如此做對, 但這裡的目的其實是先幫學生建立信心,再幫改變學生的做題心態:投入。 常常學生會犯一個毛病,如果猜的時候猜錯, 看到詳解或聽講解的時候很容易想:喔,原來這麼簡單唷。 然後就不再想它了。 如果原po內文有提到,通常自我要求高的學生會想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而讓學生投入的目的其實就是要加強"學生對於答錯感到可惜"的感覺, 讓學生覺得:可惡,為什麼我當初沒想到。 通常這時候的訂正能讓學生更牢牢記在心中。 其實總結下來, 整個教學現場處處都是希望學生能更投入, 對於老師的言談能不能認同? 對於教學的內容有沒有興趣? 對於學習的情境能不能思考? 對於做題的邏輯能不能投入? 如果每個細節都能做到, 我想學生應該能用愉快的心情學習並達到一定的成果。 另外,理化中,不同單元對記憶和計算的比重其實不同, 也可多觀察瞭解學生是在哪個部分需要加強。 一些心得,提供大家參考。 如果原po有其它疑問也可再提出來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128.2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tutor/M.1400266398.A.F6A.html

05/17 11:59, , 1F
先謝謝Lefty!妹妹真的很常猜題目,而且猜完之後講解
05/17 11:59, 1F

05/17 12:00, , 2F
完發現很簡單就會丟著不想再去想它,雖然我也會鼓勵她
05/17 12:00, 2F

05/17 12:01, , 3F
那我們是不是下次再錯很可惜,但可能「我要學起來,下
05/17 12:01, 3F

05/17 12:01, , 4F
次不要再錯的」精神傳達的不夠。學習動機和被動也是,
05/17 12:01, 4F

05/17 12:02, , 5F
或許除了說理化能應用在什麼地方之外,我應該跟她多聊
05/17 12:02, 5F

05/17 12:03, , 6F
聊以後她想唸法律系的話會怎麼樣?另外,我有想訓練她
05/17 12:03, 6F

05/17 12:03, , 7F
自己把不會的題目整理起來,做一份自己的筆記,但似乎
05/17 12:03, 7F

05/17 12:03, , 8F
成效不彰囧,本來想說這樣可以讓她看到題目間的關聯
05/17 12:03, 8F

05/17 12:04, , 9F
,或是「其實考試沒那麼難啊,考的觀念很類似」等,或
05/17 12:04, 9F

05/17 12:04, , 10F
許我應該改個方法?
05/17 12:04, 10F
有空閒時間,上課前或下課後,能多和學生聊聊是很不錯的, 建立良好關係,至少不要讓學生看到你,馬上想到很難的理化而頭痛。 而在聊未來想就讀的科系的時候,我認為該充分的給予各種意見, 包含選擇時要考慮的各種要素等等,其實這是很大的話題,不用急著一次聊完, 而且學生還是國中的話,通常我會聊高中或高職的選擇,而不是直接聊科系的選擇, 當然,如果學生本來就確定要選什麼,就可以往更後面的來聊。 而自己做一份筆記的話,我認為要回到確認學生是否時間是否有辦法投入這件事。 一個學生不太願意寫回家作業,我猜他可能也不願意花時間自己整理筆記。 完成了可能也只是老師硬逼下完成的形式。 就像在記憶一段文字,可能會用看的、唸的、抄的, 不同方法可能最後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但要達到效果所花的時間則和你投入的程度有關係。 然而,如果今天是一個不願意投入的人, 我認為選擇一個較不花時間且容易檢驗的方式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會傾向在課堂中用口語來確認學習成效及檢討試題的成效。 也為了節省學生課後運用時間,我是不會特別要求學生做錯題筆記本, 但我會要求學生在檢討錯題時,把詳解內容弄懂並把一些補充寫在未來還找的到的位置, 而如果一些較不常見的題目出現了,我會要求他寫在課本或講義中做補充。 例如:「紅銅是純物質、黃銅是混合物」    可能講義或課本沒提到,但題目有做到,    我就會請學生寫在他平常唸會看到的地方。 這也是希望學生課後的學習時間能盡量花在唸書上, 因為有的學生可能一週唸理化一個小時就很多了, 但如果請學生做筆記可能整理一下子就用完了, 而且有時學生還會因為看到自己抄滿滿的筆記覺得自己很認真而沾沾自喜, 之後卻也沒再花更多時間在唸這些筆記上面。 當然,我不否認錯題筆記本對於有些人唸書是有幫助的, 但我認為這要看學生而選擇, 我這邊所敘的主要是程度比較沒那麼好的學生我會採用的方式。 ※ 編輯: Lefty (123.193.128.22), 05/18/2014 12:52:20

05/18 16:43, , 11F
我也會跟學生聊未來規劃。家長也會請我跟學生聊這方面的事
05/18 16:43, 11F

05/18 16:43, , 12F
05/18 16:43, 12F

05/18 16:44, , 13F
筆記部分我會希望學生是簡單、明瞭,頂多寫個表格
05/18 16:44, 13F
文章代碼(AID): #1JTbwUzg (tutor)
文章代碼(AID): #1JTbwUzg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