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中國再不實行民主憲政的改革,早晚要亡國

看板CrossStrait作者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時間11年前 (2013/06/04 23:17),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0/20 (看更多)
※ 引述《jonahchang (Jonah)》之銘言: : : 這一切淵源在哲學 : : 問題是,你,包含清末民初那票人,只看到西方表面的船堅炮利和其事件的結果而已 : : 只知道西方比較強,然後師夷之長,之後呢? 東拼西湊,沒看到西方文明的本質和運作 : : 把東拼西湊的東西再來說實力如何如何的... : : 是不是本末倒置? 只看到果沒看到因阿? : 我覺得現在還在討論這些問題有些落伍。 : 近代150年來,已經有很多先驅者、愛國者探索過這個問題,而且基本上是有答案了。 : 如果現在連這些問題都搞不清楚,只能說學習得還不夠。 :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搞清楚中西文明之間有何區別,或西方文明是如何強盛的。 : 尤其是教育水平不高的老百姓,更搞不清楚這些道道。 : 但他們搞不清楚,不代表這些年老百姓的思想、社會的思潮沒有變化。 : 引起這種變化的原因可能有兩種: : 一種是少部分所謂精英執著地宣傳、傳播某種理念, : 說好聽點是啟蒙大眾,說難聽點是操弄意識形態。 : 另一種是因為社會關系的客觀存在(尤以經濟為基礎)發生變化, : 而相應地引起社會意識形態(一種上層建筑)的變化。 : 近三十年,大陸的變化主要是第二種,臺灣的變化主要是第一種。 : 我不知道臺灣同胞有沒有看到這個區別,以及由此導致的可能的發展。 : 西方文明是如何強盛起來的? : 我覺得對大陸來說,已經不是什么問題了。(對臺灣是問題嗎?) : 問題在于中國如何選擇自己未來的道路。 : 不是停留在表面堂皇的口號上,而是需要研究切實可行的路徑。 : 由于在近現代中國是個后發國家,對國家發展人們有兩種觀點: : 一種是中國到現在還落后,是因為中國學西方學得還不像。 : 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有人以“傳統”、“國情”為由加以阻礙, : 使得西方的制度并沒有原原本本地移植過來,這是中國仍然落后的原因。 : 于是,他們給出的道路就是物質的和精神的“全盤西化” : (這些人中有一部分往往恨不得自己投胎為西方人), : 他們認為只要能照學西方學到位,中國就能先進起來, : 而凡是對此有阻礙的,都是落后的,都要加以反對和批判。 :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如果中國放棄自己的獨立思考,完全照搬西方,肯定超不過西方。 : 一是發展道路上有很多陷阱,老師是不會全部告訴學生的,否則學生超過老師咋辦? : 二是不立足于自身實際和實踐,而是片面聽從某種理論并將其教條化,這方法論不正確。 : 三是其它國家在發展過程中也會走彎路,這些我們是不是也要學?時間和成本允許嗎? : 所以,他們認為應該在批判地吸收其它國家先進經驗的同時,也注意與本土實踐相結合, : 更要從其它國家發展的挫折中吸取教訓,摒棄他們的弊端, : 要有自己的創新,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 : 版上的諸位會如何選擇? 我認為PRC的問題比台灣嚴重 但PRC比台灣還注重這些問題就是了 日本的做法是學西方的精神和學西方的方法論 把西方方法論產生的方式重新整理一次他們的東西,而不只是搬方法論而已 把西方的精神處理過一次,當做自己處理事情的方式 中國在五四運動的現代化只搬到美國的自然科學,但是卻不問這些東西是怎麼來的 在人文和社科這方面還只是沿用舊有的, 在制度上則是抄自美國 當然在這種情形下根本沒辦法有好的運作 在之後的文革和中共 我認為這問題不會好到哪裡,一開始的方向就錯了 -- 作者 fantasibear (布穀熊)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WHY沒有文史資優的天才兒童? 時間 Tue Jul 10 00:54:00 2012 ─────────────────────────────────────── ※ 引述《Leika (裁作短歌行)》之銘言: : 我問他文史資優到底是啥?他說大概就像中國著名的出家神童寧鉑那般,維基有介紹: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1%E9%93%82 他說這是搞錯資優領域的悲劇。 : 我問他這有啥好悲劇的,他告訴我的,維基沒寫,令我還蠻震撼的: : 「早年中國的資優生,是國家發展科學的資產,不能選擇社會類組!」 : 「希望建中人社班的學子能夠惜福用功,你們的發展絕對不下於文史教師而已。」 第一段引言其來有自 20世紀中國近代史文人習風大轉向莫非1919前後的 五四運動, 即 新文化運動 一般人直覺多為將文句化為"白話"的白話文改革, 其實, 重點在於藉提升科學精神, 貶儒教, 反傳統道德 這個科學精神, 無非就是 實證精神 也就是當今自然科學實事求是. 但是, 他們所學的是美國的實證科學, 而非如日本直接引進歐洲原初的實證精神 因而以為自然科學除了改善生活, 進而改善社會, 民主等於建立在"科學"之上. 這是第一個誤會, 也把讓原本中國思想, 老祖宗智慧封口. 第二個誤會: 當初中國文人的目的, 只是為了反儒教, 與歐洲啟蒙時代反迷信, 及19世紀Auguste Comte"立實證精神反形上學"立意相投. 但這兩世紀脈動的歐洲哲學家, 為的只是將哲學重新建立新的基礎, 說簡單點, 就是扭轉研究習風, 建立新的人文考察方法. 這也就是說, 這些歐洲哲學家從沒否定自家的哲學與傳統價值. 反而自然科學發展, 哲學出現新的理論修正人類知識的系統. (如超驗哲學, 詮釋學, 現象學, 結構主義, 精神分析...) 但這些中國文人當時不去注意的, 以為山寨一下科學公式, 就又是一條活龍. 我們台灣人別笑, 沒事1945讓那群文人逃來台灣幹麻, 但也有好處啦, 誰叫對岸自己徹底文革掉老祖宗智慧, 台灣搞個官味"中華文化復興", 但怎麼綜合人文與科學, 始終眼高手低. 第三, 承上, 中國文人忘記自己根本沒有"哲學"這一詞, 這是日本創詞的. 原來, 中國還山寨日本一大堆詞, 然而那些人當初真的都懂日本要幹麻嗎? 科科... 自己想像一下. 綜合三點, 造成當今文史哲在華人"當代"社會地位低落或失衡的原因. 因為, 承一, 科學即反傳統 ; 承二, 哲學與科學對立 ; 承三, 自詡科學即哲學 回原主題, 天才一詞被哲學大量探討, 特別是在音樂家或藝術家的思維. 西洋音樂一直與科學(算數,幾何)有密切關聯, 卻又能溝通情感. 既然能溝通, 那他們頭腦肯定是把握人類的某種理解邏輯. 如果要說文史哲是否有天才, 有, 但多數生平背景都與文學藝術有關. 幾乎念前者個人, 往往才氣需要靠後者的栽培. 同樣, 中國文化的思想家無一不論藝 再偷偷告訴你, 歐洲哲學家往往在藝術裡找哲學思路的線索. (說難聽一點:是偷來的) 同理, 科學家對藝術也有同樣的熱愛. 科學天才也一樣喜歡沉溺在藝術. 因為高深的藝術永遠吸引孩子們的好奇, 提早一步把握到人類背後的邏輯. 晚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3.143.100.11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79.53

06/04 23:23, , 1F
應該沒人會理你了 只有我
06/04 23:23, 1F
文章代碼(AID): #1HhWK5rH (CrossStrai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0 之 20 篇):
文章代碼(AID): #1HhWK5rH (CrossStr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