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蘋果投稿]別亂否認工資會被中國拉下(陳博志)

看板Economics作者 (《剩餘價值理論》)時間14年前 (2009/12/31 16:0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27 (看更多)
※ 引述《noeru (TIMING)》之銘言: 本文不涉及這兩位教授的論戰,單就李嘉圖的「比較利益法則」進行討論。雖然這 一法則本身有些錯誤之處,但與下面的討論沒有直接關係,所以暫且不談。 李嘉圖在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第七章﹤論對外貿易﹥中提出「比較利益 法則」。但降低工資以提高資本的利潤才是他提倡國際貿易的目的︰ 在本書中,我始終力圖證明的是︰工資不跌落,利潤率就決不會提高 ;而工資則除非用它來購買的各種必需品的價格跌落,否則決不會持久地 跌落。因此,如果由於對外貿易的擴張,或由於機器的改良,勞動者的食 物和必需品能按降低的價格送上市場,利潤就會提高。如果我們不種植穀 物,不自己製造勞動者所用的衣服及其他必需品,而發現了一個新市場可 以用更低廉的價格取得這些商品的供應,工資也會低落,利潤也會提高。 《李嘉圖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頁111~112。 李嘉圖這本書是站在資產階級的角度立論的。只要是有利於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從而 增加資本的利潤以促進資本積累的擴大,他都是極力贊成的。「利潤取決於工資,這 一點是不嫌再三說明的。」可見,為了這一目的,他毫不掩飾自己的立場。至於為此 目的而犧牲的工人階級的利益,則不在他這本書的考慮之內。 : : 若考慮所得重分配的問題,甚至公平的自由貿易也不見得是好的。例如國內外常用的教 : ^^^^^^^^^^^^^^^^^^^^^^^^^^^^^^^^^^^^^^^^^^^^^^^^^^^^^^^^^^^^^^^^^^^ : 科 : : 書,Caves, Frankel, and Jones 的《World Trade and Payments》 第10版27~29頁就說 : : 明了自由貿易會對一部分人造成傷害的道理。教科書和論文中這類的道理和例子不勝枚舉 : ^^^^^^^^^^^^^^^^^^^^^^^^^^^^^^^^^^^^^^^^^ : 又是很明顯的一個無聊的謬誤 : 這真的是從一個經濟學者口中說出來的論點?? : 作者很明顯只看到受到傷害的那個A群體 : 卻忽略因為自由貿易獲利的B群體 : 總體經濟政策考量的是『整體』 : 根據『比較利益法則』 : 自由貿易可以讓雙邊『整體』上獲得利益 : 所以ECFA的大方向是對的 在李嘉圖那裡,他考量的是資產階級能夠通過國際貿易來取得廉價的生活必需品,進 而使工資降低以提高利潤。因此,就李嘉圖的原意而言,資產階級的利益代表了『整 體』的利益。 : : 。通常說自由貿易是好的,除了假設是公平競爭之外,真正的學者也都知道要假設得利的 : ^^^^^^^^^^^^^^^^^^^^^^^^^^^^^^^^^^^^^^^^^^^^^^^^^^^^^^^^^^^^^^^^^^^^^^^^^^^^^^^^ : : 人會補償受損失的人,才能說貿易對整體有利。杜副教授擔任副教授已很久,不該連這種 : ^^^^^^^^^^^^^^^^^^^^^^^^^^^^^^^^^^^^^^^^^^^^^^^^^^^^^^^^^^^^^^^^^^^^^^^^^^^^^^^ : : 大學部學生都能知道的條件也不知道。 : ^^^^^^^^^^^^^^^^^^^^^^^^^^^^^^^^^^^ : 相較於杜老師的『客氣』和『理性回應』 : 這一段講的真的很酸 : 而且擺明就是想否定『比較利益法則』 : 『得利的人補償受損失的人』不需要假設 : 根據『比較利益法則』它是必然成立的 : : 而貿易造成最令人注意的所得重分配作用,就是高工資國家的工資或工資上漲率很可能被 : : 拉低。這也就是杜副教授要批評的要素價格均等化作用。這作用其實是簡單而常見的市場 : : 力量。 : : 若我國毛巾原來一條賣100元,其中老闆可付勞工40元工資,則低工資國家同樣的毛巾以 : : 一條90元在台灣賣,而使台灣製品也只能賣90元時,老闆能付的工資就只剩30元。若免除 : : 關稅而使毛巾降價至80元,則老闆就只能付20元工資。這道理很簡單,有點腦筋的人都能 : ^^^^^^^^^^^^^^^^^^^^^^^^^^^^^^ : 懂。 : ^^^^^^^ : 作者真的很嗆 : 通常越嗆的人越顯得他的無知 : 這個毛巾理論同樣的又犯了相同的錯誤 : 只看到『部分群體』卻忽略『整體』 : 作者只看到『工資遭調降的毛巾勞工』卻忽略『民眾可以因而買更多毛巾的事實』 : 那些毛巾勞工名目薪資降了沒錯 : 可是請問『整體的平均實質工資』降了嗎? : 全球化引導物價下跌是事實 : 請別忽略這個事實 這裡你的說法就和李嘉圖不同了,他說︰「利潤取決於工資,這一點是不嫌再三說 明的。不過這裡指的不是名義工資,而是實際工資;不是每年付給勞動者的磅數, 而是為獲得這許多磅數所必須的勞動日數。因此,雖然一國的勞動者每周得十先令 ,而另一個國家的勞動者每周得十二先令,兩國的工資仍然可以恰好相等。」《李 嘉圖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頁121。 可見,李嘉圖提倡國際貿易的目的是要降低實質工資,如此利潤才能真正地提高。 在李嘉圖那裡,工資代表的只是一定量的生活必需品。假定3個麵包就能滿足一個 工人勞動一日所需,從而一個工作日的報酬等於3個麵包。若由於國際貿易,麵包 的單價得以從50元下降到30元。即使資本家仍舊支付給工人3個麵包,但實際日工 資已經從150元降到90元了。雖然勞動時間仍舊是一天,勞動的報酬也同樣是3個麵 包,但一日勞動中代表工資的比例降低了,從而代表利潤的部份則提高了。這才是 李嘉圖的目的。若此,那麼要去哪裡找「可以因而買更多毛巾的消費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116.185
文章代碼(AID): #1BF5mkui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27 篇):
文章代碼(AID): #1BF5mkui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