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考試] 固定成本問題

看板Economics作者 (低調的悠閒)時間11年前 (2012/12/31 15:1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2 (看更多)
※ 引述《moondark92 (明星黯月)》之銘言: : ※ 引述《DarthRaider (低調的悠閒)》之銘言: : : 停業點的問題扯到基代去,還拿來當作成本,那是畫蛇添足 : 人本身就是一個經濟體,而能量是細胞提供服務的成本, : 有效率的分配並利用能量使人能在叢林競爭中生存 : 與經濟學想讓物資有效率分配及利用基本上是相同概念 從前面的文章就可以知道你對生理學一知半解,這樣都還可以夸夸其談 能量在人體是近似電流的概念,沒用到的就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 : 健康不是公司付出的代價,公司提供設施屬於福利,有管理上的激勵作用 : 提供健身房可以說是激勵作用 : 那直接談員工健康和能力好了,人才相對於庸才算不算成本增加? : 如果給一樣薪水當然不算成本,但現實是人才有較多選擇性能要求更高的薪水, : 要請健康的人可能也要花較高的薪水 嗯嗯,不單是提供 KTV 的康樂中心也表示員工歌喉是成本 想像的現實是健康可以因此要求更多薪水 就算是勞力活的車間員工,要是有人敢這樣要,只會被當做腦袋有問題 可能你自己開一家公司之後就可以這樣扭曲現實 : : 可以查詢運動生理學或 fitness、musclebeach 這類宣導基代概念的版 : : 看看有沒有人像這樣不顧其他變數來用 : : 不光是把基代視為成本顯得非常奇怪 : : 就連"當人體都不動…長期來說該人體重會下降,代謝率也會下降"也是極為粗糙的說法 : : 並非有沒有標準化的問題 : 網路上找到的BMR公式 : BMR(男)=(13.7×體重(公斤))+(5.0×身高(公分))-(6.8×年齡)+66 : BMR(女)=(9.6×體重(公斤))+(1.8×身高(公分))-(4.7×年齡)+655 : 很明確的體重是重要自變數,人體重會下降,BMR當然也會下降 : 閣下要說這是極為粗糙的公式在下也沒辦法 XDD 首先是計算 BMR 的公式有好幾個,沒有哪個可以自稱完美 更別說這些公式忽略了肌肉量 否則要 inbody 做啥?而且就連 inbody 測量也有誤差在 你臨時抱佛腳的結果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所以跟 inbody 測量比較,這公式的確粗糙,而且有運動習慣的人誤差會更大) 再者,假裝看不見其他變數的大絕少放為妙 那幾個版上真正認識基代的人,沒有人會像你這樣用得那麼粗糙 要閉門造車我也沒辦法XD : : 推 moondark92:當企業收入不夠,就像讓自己餓到的人一樣,不是嗎? 12/30 12:5 : : → moondark92:長期身體的反撲部分也是透過降低基代和減重(裁員)達成 12/30 12:5 : : 裁員啊… : : 那反撲的時候,再遇到下滑以前的水準時,公司還更容易暴增,雇用勞動規模比以往大 : : (代表過去特定的產出水準,如今要投入更多勞動量才能達到) : : 這是哪一家公司? : 別懷疑,這種經濟學上的公司也不是不存在, : 還記得成本曲線的長期和短期算法吧? : 如果公司在市場需求減少時不但裁員還減資, : 那麼當市場需求突然上升時回原來水準時, : 公司可能就會在來不及增資的情況下,雇用比原先更多的勞動, : 而此時總成本(rK+wL)可能會比原先高 : 當然這裡面涉及組成成分(K:L)的改變,生理上的意義也和溜溜球效應不同 裁員完想改用減資解套啊 那你一開始的減重括號裡就必須同時包含減掉的僱員跟裁撤的資本 否則同樣是要素投入,裁員是減掉的體重,撤資不是減掉的體重,那隨便怎麼說都好啦 但就算說"公司在市場需求減少時不但裁員還減資",問題還是一樣: 反撲的時候,再遇到下滑以前的水準時,公司還更容易暴增 雇用勞動跟資本投入的規模比以往大 (代表過去特定的產出水準,如今要投入更多勞動量與資本才能達到) : 再來看溜溜球效應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A%9C%E6%BA%9C%E7%90%83%E6%95%88%E5%BA%94 : 這種減肥方法以過度節食取代了均衡飲食和做運動,因肌肉需要負重運動來維持, : 減肥者在體重下降初期肌肉和脂肪組織會同時消減。節食完畢後,減肥者的身體可能 : 會有嚴重飢餓反應,使身體的脂肪增加,體重因而反彈。這使身體的脂肪與肌肉比率 : 改變,以維持身體正常運作。 : 初期肌肉和脂肪組織會同時消減,節食完畢後,脂肪增加較快所佔比率增加, : 這裡面也涉及組成比例變化 : 不過嚴格來說,脂肪重量比較像是存款,肌肉重量像是資本及勞力,二者都是公司的資產, : 經歷景氣變差(節食)公司存款(脂肪)變少又減資裁員(肌肉)後, : 景氣剛回升時公司還沒增資雇人所以存款(脂肪)先增加, : 雖然此時資本勞動規模(肌肉)比原先低, : 但存款和資本勞動規模加總可能增加到比原先還高的程度 : 而當景氣波動太密集時(溜溜球連續快速循環),公司可能會傾向把資金留在手上..... : 以上, : 如果經濟不能套用在人體,那經濟學理論可能有不足之處, : 或者可以發展出比人更有效率的生物 : 再或者在下經濟知識還不夠而無法套用..... 原來對學問的態度可以傲慢到這程度 拿個維基囫圇吞棗之後繼續發展那一套,真是夠了… 人在節食的時候,身體所需的能量要拿過去儲存的來用 肝醣最先用掉,之後再分解肌肉來拿,最後才是脂肪 所以節食消耗最多的是肝醣跟會提升基代的肌肉,脂肪減最少 裡面說初期肌肉跟脂肪同時消減,是錯的 肌肉的分解比脂肪先,而且肌肉減少的程度遠多過脂肪 節食完畢後,除了基代因肌肉量的減少而下滑 身體歷經飢餓後的自我保護更傾向於把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 (所以肚子餓也不能先吃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因為會促進胰島素分泌,容易囤積脂肪  除非是剛經歷過大量的運動) 這才是脂增肌減、體重暴增的流程 你居然整個倒過來,好一個我流生理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6.204.129
文章代碼(AID): #1GuJgyCq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uJgyCq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