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關於教育的小狂想

看板Education作者 (逆髮)時間18年前 (2006/04/23 00:0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 引述《newline (可以嗎 楊超緊)》之銘言: : 回應樓上的的文章 : 這是以前在這po的 : ※ 引述《newline (對的人)》之銘言: : 最近看了一些書 : 讓我對於教育有了小小的狂想 : 在國民教育裡全面增加哲學課程 : 雖然乍看可能是換湯不換藥 : 可是筆者卻企圖能拋去過往的包袱 重編新課程 : 對筆者而言 哲學 是生活的態度 : 所以希望能去除傳統的刻板映像 : 關於小學 : 每週排8堂哲學課 : [儒學2堂 西方哲學2堂 中華文化2堂 台灣社會2堂 生活經驗1堂 思考1堂] : 我能明白 大家可能會被名稱嚇到 應該這麼說 : 這些課並不是傳統我們所認知的 在大學裡的課程編排 : 而是課程的內涵 屬於儒學的2堂 西方哲學2堂.... 所以它其實是不會艱深的 : 這些課程排定國小3~6年級 用回文的好了...... 怎麼樣都也有好處,不過老師教得來嗎?? 現在只是希望國高中老師能夠上一點經濟學,一點簡單法律常識 他們就已經反彈到死了,你要國小老師教哲學?教儒學?教思考?! 這是在作夢嗎? 我並沒有貶低之意,而是,即使小學或國高中課程不艱深, 但是教學者的本身也必須要有一定的能力, 講的白話一點,也許老師教出來的只需要一分,但是老師本身就應該要有八分功, 那在實質意涵以及帶給學生的感受,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那樣的教學品質才是真正有保障。 而且為什麼是儒學?我並不覺得儒學應該佔了這麼大比例。 那會扼殺學生的思考能力,更何況跟哲學一起? 你是要學生直接用哲學所學直接對抗與挑戰那些儒家思想冥頑的部分嗎?XD 道家學問,法家學問,墨家學問為什麼就該被忽略? 更不用說其他的學問呢?西方的法律知識,以及對於人權自由與生命的概念呢? 況且,這對老師而言也不公平吧!要額外學這麼多。 又,如果不是學校老師教授,師資又是一個很大的經濟負擔。 還有,對學生而言,讀書是為了考試。 沒有考試的科目,加上老師不見得會教,他們會好好念才怪。 而如果要考試,現在的教學模式與內容已經夠讓他們一個頭兩個大了, 還加上這些額外的負擔,以及沒有標準答案的答案,老師改題與解釋...... 你能保證所有老師的素質與心性? 我覺得學生可能到最後會交一張白卷上來要老師自己填吧。: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3.21
文章代碼(AID): #14IbE7xd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IbE7xd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