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課業] 刑法等價客體錯誤

看板Examination作者 (阿杰)時間11年前 (2013/02/01 23:25), 編輯推噓2(206)
留言8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 引述《d3158940 (SongCry)》之銘言: : Q1.哪個是正確的? : 關於客體錯誤的評價 : **林東茂老師第六版書裡面寫到(P.1-287) : "法益等價的客體錯誤,對於未遭殺害之甲成立殺人未遂, : 對於遭誤殺之乙成立殺人既遂",then,想像競合處理。 : 但是,我在李允呈的教戰守則裡面看到不一樣得說法 : **教戰守則 101年2月出版(p.213)~大意是為: : 對於誤殺之客體丙成立殺人既遂,對於未遭殺害之乙因為法益未受到侵害 : 所以甲對乙不成立任何罪。 : 這兩位老師,哪個說法比較正確? : 我引自李允呈老師書裡的一段話: 『首先,乙並未發生死亡結果,故甲對乙不成立殺人既遂。接著檢索甲對乙是否 構成殺人未遂罪,甲對乙則根本沒有故意(故意與行為同時存在原則),甲於瞄準 開槍時,主觀上對於構成殺人罪事實的知、欲均存在於其所具體瞄準的對象上 (即糟其誤認為乙的丙),而且甲只有一個殺人故意,而該殺人故意也已評價 甲對丙成立何罪時評價過,若於檢討甲對乙成立何罪時,又認甲對乙有殺人故意 ,顯然重複評價,況且在事實上,甲明明只有一個殺人的認知與意欲,為什麼在 評價上會變成二個殺人故意?是甲對乙為並無殺人故意,再者,甲的著手實行 也只存在於其動手時眼睛所目擊所欲攻擊的對象上(即遭其誤認為乙的丙)』 李師的重點在於甲只有一個殺人故意,所以不會有殺人既逐+殺人未遂的競合 而有些板友把重點放在"人並未在現場"而所以不會有法益侵害故不會有殺人既未遂, 應該是不正確的,只要行為人主觀上有故意+著手,就算人不在現場也可成立 殺人既未遂,因為通說著手的判斷是採主客觀混合理論,是以行為人主觀所 想像的事實為基礎,所以只要行為人有殺人故意+殺的動作,就可進入未遂階段, 至於客體上有無在現場不是重點。不然不能未遂的大多案例不是都無法討論了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75.180.154.8

02/02 14:09, , 1F
J大可以請教你 因果歷程錯誤跟超越因果有一樣嗎
02/02 14:09, 1F

02/02 14:10, , 2F
不好意思我不想發文被噓因為內容好像有點少
02/02 14:10, 2F
※ 編輯: jespershine 來自: 175.180.154.8 (02/02 15:29)

02/02 15:33, , 3F
不一樣~超越因果關係在條件因果判斷時就無因果關係了~
02/02 15:33, 3F

02/02 15:34, , 4F
而因果歷程錯誤在具備條件因果後在相當因果OR客觀歸責
02/02 15:34, 4F

02/02 15:36, , 5F
被中斷OR未實現風險,而否定其因果關系OR客觀歸責
02/02 15:36, 5F

02/02 18:28, , 6F
謝謝您!!!
02/02 18:28, 6F

02/02 18:29, , 7F
簡潔有力 一目了然
02/02 18:29, 7F

02/03 09:39, , 8F
推一個
02/03 09:39, 8F
文章代碼(AID): #1H2zv_iE (Examin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H2zv_i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