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有能力,就不怕22K討論串

看板MenTalk作者 (點藏必須死)時間10年前 (2014/04/24 22:22), 10年前編輯推噓6(6012)
留言18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9 (看更多)
※ 引述《winchin (撼動宇宙的第一小步)》之銘言: : : 噓 shamanlin:整篇文章可以直接幫你精簡 "我才領22K,統計一定騙人!" 04/24 09:25 : 這個世界,不是嗆人鍵盤學生 or 22k就勝利了 來收割了 : 要拿統計數據說嘴 : 就請就事論事,拿統計數據出來辯駁 在討論統計之前先把定義弄清楚來 : 如果回過頭去看它的總樣本數,你就會發現大有問題 : 20-24歲:總有效樣本數是 623(千人)= 623000人 : 25-29歲:總有效樣本數是 1284(千人)= 1284000人 : 兩者的有效樣本竟然差了:661000人!!! 樣本數沒問題啊,不知道你為何驚訝? 當然晚點我會告訴你為什麼 : 用相差如此之大的總樣本數去換算成百分比,這種數據哪會準??? 你用來判斷不準的理由真是莫名其妙 今天不是同一個母群體去做兩次統計結果樣本數差很多 今天也不是兩個數量差不多的母群體去做兩次統計樣本數差很多 而是兩個群體的數量本來就不同......... : 25歲以上它樣本數較多,當然會沖淡領低薪的比例!! : 20-24歲的樣本數較少,當然看起來就比25歲以上的比例高!! 請問比例二字的定義是什麼? 樣本數多比例就會變高? : 如果我們回過頭來,直接去算它的人數 : 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 20-24歲:薪水低於3萬的樣本共 555000人 : 25-29歲:薪水低於3萬的樣本共 926000人 : 在25-29歲的區間裡面,領低薪的人數竟然比20-24歲多了 371000人 : 但因為它的樣本數較多,所以沖淡了總體的比例 什麼叫沖淡比例啦XD 專業跑哪去了? 專業不要跑啊? 樣本數多寡不重要,現在講的是比例,在樣本數中薪水高的越多,比例就會越高 懂嗎? 來再看一次「當樣本數中薪水高的越多,比例就會越高」 單單比較25-29低於三萬的樣本比20-24低於三萬的樣本還多有什麼意義? 比例比較高就代表25-29高於三萬的樣本也比20-24高於三萬的樣本還多 來,再看一次 比例比較高就代表25-29高於三萬的樣本也就20-24要來的多更多 所以比例才會增加 : 所以製造出:25-29歲 領3萬以下的人只有51%左右的錯覺!! : 如果用你的方式去解釋 : 詮釋結果反而應該是:年資越高,領低薪的人數越多...才對!! : 這兩個區間的樣本數差這麼多 : 本來就不能把它們擺在同一平台去評斷 我們目前看的東西叫比例,希望你懂比例二字 A國家人口10,000人,犯罪者100人 B國家人口100人,犯罪者10人 請問哪個國家的犯罪者率比較高呢? winchXX:當然是A國啦! 100人比10人多呢! : 2.問卷設計、抽樣方式有問題 : 這份資料它只針對每個年齡去做抽樣 : 問的也只是受訪者"目前"的薪資情況 : 它是反映出特定時期的縱斷性資料,而不是連續性資料 請回答 在台灣,29歲的平均年資跟24歲的平均,哪個比較高? 當然你可以抓一個念博士畢不了業的29歲vs從國中開始工作的24來比 然後大喊「嘿~你看29歲的年資並沒有一定比24歲的高喔!」 但你懂什麼叫趨勢嗎? 所謂趨勢不是你隨便抓一個出來都100%符合 而是就整體情況的走向如此 : 那為什麼在25-29歲的區間裡面 : 領3萬以下薪水的人數竟然比20-24歲多了 371000人??? : 為什麼原po只拿換算後的百分比出來說 : 而不是拿樣本數目出來講? 好啦好啦,100/10000的犯罪率比10/100高 (敷衍 那麼開始揭曉為什麼25-29歲的人本來就會比較多吧 少子化只是一小部分,最主要是20-24歲這個區間很多人根本沒在工作 沒在工作的你是要怎麼去平均?用0嗎? 那當然是只統計有工作的人啊 顯然你不知道主計處的資料怎麼來,你以為抽籤挑兩三個人? 最後 我真的奉勸看到立場對就硬挺推專業的人 不要以為立場對,他說的就是對的 如果狗屁倒灶的論點也因為立場對就硬挺 那是一種取了暖卻丟了面子的行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1.17.166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enTalk/M.1398349374.A.8B9.html ※ 編輯: shamanlin (218.161.17.166), 04/24/2014 22:24:35

04/24 22:46, , 1F
w的第一點當然是狗屁不通,不過我覺得你可以溫和點
04/24 22:46, 1F
好我開頭改溫和點 ※ 編輯: shamanlin (218.161.17.166), 04/24/2014 23:00:59

04/24 23:02, , 2F
請問台灣企業使用外勞的比例跟其他國家比是正常的嗎?
04/24 23:02, 2F

04/24 23:04, , 3F
看到他講「抽樣」兩個字的時候我就發昏了
04/24 23:04, 3F

04/24 23:05, , 4F
他到底知不知道主計處的資料怎麼來的 lol
04/24 23:05, 4F

04/24 23:08, , 5F
他就不知道才會說抽樣
04/24 23:08, 5F

04/24 23:11, , 6F
我承認我推他推錯了,統計不好懶得看
04/24 23:11, 6F

04/24 23:12, , 7F
然後我等你的指教等很久了,不來說明一下你理解中的
04/24 23:12, 7F

04/24 23:13, , 8F
市場經濟?
04/24 23:13, 8F
你反托拉斯那邊凹過頭了,所以我本來懶得理你,但你承認錯誤所以我多說點 你所假設的市場情況會產生很多矛盾 1.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卻能霸佔市場 競爭力是在同一環境同區域同目的下比出來的,不是絕對值,而是半個結果論 在同一市場上有多個企業競爭下,沒有競爭力的佔有率就會被其他傾吞 如果真像你說的毫無競爭力,任何新興企業出來都能快速奪走市場佔有 反過來能霸佔市場的企業必然在此市場中擁有很強的競爭力 一個沒有競爭力卻能輕易擊垮新企業是互相矛盾的 2.倒了一個企業,資源就會放出,新的優良企業自然接手 從根本上,按你預設沒競爭力的企業卻能霸佔市場,那他就不可能倒 資源就是用錢去砸出來的東西,無所謂倒了一個企業然後將資源放出 舊企業倒不倒跟新企業會不會出來完全是兩回事 確實政府會因為諸多原因不讓企業倒,但那是因為倒了就沒了,也不會有新的了 ※ 編輯: shamanlin (218.161.17.166), 04/24/2014 23:32:10

04/24 23:17, , 9F
樣本數會造成取樣偏差只看統計的百分比是很危險的
04/24 23:17, 9F

04/24 23:18, , 10F
有時候光是區間切割不同 就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統計數字
04/24 23:18, 10F
主計處的統計方法並不會有取樣偏差的問題 因為主計處的資料基本上不是抽樣而是整體統計 這樣本數量差異來自於母群體的數量本來就不同

04/24 23:28, , 11F
市場兩個字多打的.....
04/24 23:28, 11F
※ 編輯: shamanlin (218.161.17.166), 04/24/2014 23:39:21

04/25 00:54, , 12F
問題很簡單阿 20~24歲就業只算到大學畢業 25~29歲一堆
04/25 00:54, 12F

04/25 00:54, , 13F
碩士畢業進入職場的 平均薪資當然會被拉高
04/25 00:54, 13F

04/25 00:55, , 14F
可是光看這完全看不出"20~24歲畢業這些人薪資有無成長"
04/25 00:55, 14F
你摸摸你的良心,全國24歲的平均年資跟29歲的平均年資哪個高

04/25 01:19, , 15F
你的B國比例問題的小問題 就是"如果罪犯都是上個月移民的
04/25 01:19, 15F

04/25 01:19, , 16F
咧?"
04/25 01:19, 16F
如果A國犯罪都是上一秒移民的咧?

04/25 09:41, , 17F
看到立場對就硬挺推專業的人,我還以為這在講擁核
04/25 09:41, 17F
※ 編輯: shamanlin (218.161.17.166), 04/25/2014 10:38:32

04/25 11:58, , 18F
你得證明不是 而不是想當然爾囉
04/25 11:58, 18F
文章代碼(AID): #1JMHu-Yv (MenTal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JMHu-Yv (Men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