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風煙草書:翠堤春曉

看板clmusic作者 (Thema & Variationen)時間16年前 (2007/11/25 14:0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0 (看更多)
※ 引述《cplinn (你也是 XD)》之銘言: : 基本上我不想讓自己的立場變成在為李氏辯護。我還記得看了他的 : 《音樂的往事追憶》寫了這樣的感想:「不算差,但和他的魯迅研 : 究相比精彩度相差太多。」我也承認這篇文章並非他最好的文章。 : 但是,應該用什麼樣的標準去看待這樣類似「隨筆」或「提綱」一 : 類的文章、什麼樣的錯誤才叫「破綻百出」,我想我還是尊重每個 : 人心中那一把尺。就我而言,由於布魯克納每首交響曲版本的狀況 : 都不同,要一體而論又不說得太複雜(而這只是報刊文章,給一般 : 讀者看的)根本不可能,因此我不大認為這樣的說法是什麼大得不 : 得了的錯誤。 : ==== <del> : 我個人感覺,李歐梵是在這一點上做了連結:張愛玲的《色戒》手 : 稿是「本真」的,那後來加的七百多個字也是「本真」的,而李安 : 作為類似詮釋者的角色,就有要取哪個「本真」的問題;而當一個 : 指揮面對布魯克納的不同版本時,他知道一些後來的版本同樣含有 : 「本真」的成份(雖然有比較能確定本真成色的和比較無法確認的 : ),因而也面對著兩種「本真」之間的取捨。也因而,即使布魯克 : 納的修改中無疑有一些「不本真」的成份,然而這兩者(導演--原 : 著的不同版本 v.s. 指揮--曲譜的不同版本)確實是有某種程度的 : 類似之處的。 看了你的這篇文章獲益良多, 連帶也重看了前面整個討論串以及李先生的文章 看完以後,基本上我也可以同意你所說的「確實是有某種程度的類似之處」。 不過我卻想為一靈的「啼笑皆非」找個台階下 (事實上我自己也有一點類似的感覺 ^^;) 李先生會用這布魯克納與張愛玲作類比, 隱含的意思自然也是他察覺其中有所相似之處; 然而這畢竟只是一個比喻,布魯克納改譜與張愛玲改寫 也是兩個不同時空的不同的事 李先生所察覺的類似處,不一定能被所有的讀者所立刻覺察, 因而讓人乍看之下產生「怪怪」的感覺,這也是有可能的。 也正如你之前所舉例的: : 說李歐梵把張愛玲和布魯克納「扯在一起」是沒錯,但是如果沒弄清楚 : 他之所以「扯在一起」的理由是什麼,就「啼笑皆非」則是有問題的, : 因為任兩樣東西,比方說人和黑猩猩吧,可以說「很像」(比方說 DNA : 序列),也可以說「很不像」(比方說毛髮的濃度);就是光就智慧而 : 言,也可以說「像」(如自我意識),也可以說「不像」(如智商)。 : 沒弄清楚「比的是什麼」就談「能不能放在一起比」,其實是沒什麼意 : 義的。 也正好可以說明這種「怪怪」或「啼笑皆非」的狀況。 比方說,我完全同意你舉的例子:人和黑猩猩吧,可以說「很像」; 可是想像以下的狀況: 若有一天,我突然被別人這麼說:「哇!你好像黑猩猩哦!」 那我的表情一定是「囧囧囧」這個樣子---; 但如果說話的人是一個生命科學系的(甚至背後還跟了一群雁鵝!?), 這時我的反應大概就會轉為「啼笑皆非」: 「是啦...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但........」 在此「啼笑皆非」未必是一個非常負面的詞語, 甚至可以僅是一種幽默感的呈現,如此而已。 以上是一點小小的意見。 不過更期待看你與Piaf關於藝術方面的討論 -- I have no idea to this day what those two Italian ladies were singing about. Truth is, I don't want to know. Some things are best left unsaid. I like to think they were singing about something so beautiful... It can't be expressed in words... and makes your heart ache because of it. -- ※ 編輯: moonlike 來自: 140.123.201.152 (11/25 14:09)

11/26 14:18, , 1F
哈哈,推"背後還跟了一群雁鵝",很到點
11/26 14:18, 1F
文章代碼(AID): #17IH5uGu (clmus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IH5uGu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