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查詢 / prodigal
作者 prodigal 在 PTT 全部看板的留言(推文), 共4537則
限定看板:全部
看板排序:
68F推: 美國連自己的屬地要加入成為一州都101.136.219.58 12/26 21:43
69F→: 一堆人反對 XD101.136.219.58 12/26 21:44
1F推: 兩個極端都會有盲點。中國好棒棒派101.136.219.58 12/26 17:14
2F→: 的會過度忽視專制的可怕。有些綠營101.136.219.58 12/26 17:14
3F→: 側翼是過度輕忽中國的強大。我自己101.136.219.58 12/26 17:14
4F→: 是覺得都有調整的空間。101.136.219.58 12/26 17:14
24F推: hiit不適合大部分人,這主要是給有訓練經驗的人群。像魔12/24 17:00
25F→: 山那種世界頂級大力士要減脂就很適合用hiit。一般人沒運12/24 17:00
26F→: 動習慣的過胖者,首先要評估自己的能力,前期最好以建立12/24 17:01
27F→: 基礎為主。要做有氧的話,先建立習慣,第一階段目標應該12/24 17:01
28F→: 是可以維持低強度三十分鐘的有氧。每個人進步速度不一樣12/24 17:01
29F→: ,不用拘泥於第一階段要多久,等你覺得30分鐘有氧很輕鬆12/24 17:01
30F→: 的時候,再來開始拉強度。有的人兩周以後就可以拉強度,12/24 17:01
31F→: 有的人要八週也不奇怪。尤其體脂過高大體重人群,要進入12/24 17:01
32F→: 拉強度的時間會比較延後一點。樓上影片說的研究我覺得是12/24 17:01
33F→: 對的,但輕易推給剛開始運動的人風險過高。新手練hiit產12/24 17:01
34F→: 生的過度酸痛,過度發炎,甚至造成難以完全康復的關節傷12/24 17:01
35F→: 病都是要謹慎看待的問題。附帶一提,一週能兩三次真的hi12/24 17:01
36F→: it的人,一般都是長期運動習慣良好的人,這種人不多。但12/24 17:02
37F→: 有很多只是中強度有氧,就覺得自己在hiit的,這倒是很多12/24 17:02
38F→: 。中強度有氧也不是壞事,先能做低強度再來試中強度,間12/24 17:02
39F→: 歇跑能練五組,再來試高強度,一兩週能逼一次高強度,恢12/24 17:02
40F→: 復周期不會超過一週再來考慮hiit。運動還是要循序漸進比12/24 17:02
41F→: 較好。甚至對大多數人而言,能做到間歇跑就很棒了,hiit12/24 17:02
42F→: 的代價不是大家都願意支付的。有氧跟重訓一樣,都是要慢12/24 17:02
43F→: 慢增加強度,而且都有代價,主要是酸痛感、受傷風險、時12/24 17:02
44F→: 間。最近Greg Doucette有影片在嘴Jeff Nippard的重訓都12/24 17:03
45F→: 只有zone 2,某種程度上我同意Greg,但同時我也覺得不是12/24 17:03
46F→: 所有人都需要Greg定義的zone 3 。至於他定義的重訓zone12/24 17:03
47F→: 4,他自己也不推薦大家去嘗試。高強度高收益的訓練,伴12/24 17:03
48F→: 隨的通常是高風險。12/24 17:04
49F推: 避免誤會,我再補一句,我覺得陳醫師是建議重訓者不要不12/24 17:28
50F→: 做有氧,長年重訓的人要去試hiit的確是可以考慮的建議,12/24 17:28
51F→: 這群人運動能力相對高,就算體脂高,肌肉量也是更高的。12/24 17:28
52F→: 至少飛輪這種難度相較於跑步低一點的hiit,蠻值得長年重12/24 17:28
53F→: 訓,不喜歡長時間有氧的人去嘗試。我沒有要反對陳醫師的12/24 17:28
54F→: 意思。12/24 17:28
1F→: 補充一下,我舉例是說嘗試的時候是先有氧再重訓。你也可12/21 17:31
2F→: 以反過來,先正常重訓,然後去測你有氧能力會不會掉。一12/21 17:31
3F→: 樣的邏輯,如果維持一個月都拉不回來,就可以考慮拆開來12/21 17:31
4F→: 練,不用強求一定要一天裡面塞有氧跟重訓。每半年一年,12/21 17:32
5F→: 心有不甘就可以回來再試一次,看身體有沒有進步到可以同12/21 17:32
6F→: 一天練兩個系統。互相干擾是一定會的,但有的人會干擾到12/21 17:32
7F→: 拉不回來,無法進步,那就不適合強求。有的人一起練的時12/21 17:32
8F→: 候雖然暫時退步,但會繼續進步,那就可以放一起練。12/21 17:32
11F→: 不請教練就要稍微有一點自學能力,但沒有到真的很難啦。12/22 13:31
12F→: 每次都輕重量開始當暖身組,慢慢加重量,到訓練組之前暖12/22 13:31
13F→: 個三組漸增的人重量。有不適感要錄影看自己姿勢,跟網路12/22 13:31
14F→: 上教學的姿勢做比較,這樣還是可行的。12/22 13:31
15F→: 當然,經濟能力允許的話,花個三五萬找教練,詳細的帶一12/22 13:36
16F→: 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是一開始自己練半年,後來還是12/22 13:36
17F→: 有找教練幫忙看。回過頭來想,當時沒找教練應該也是可以12/22 13:37
18F→: ,但學習的時間會再拉長一點。重訓這種事情,新手期本來12/22 13:37
19F→: 就是兩三年,找教練加速通過新手期,就像課金玩手遊買新12/22 13:37
20F→: 手禮包一樣。無課也是可以,不課就要肝,也就是花時間囉12/22 13:37
21F→: 。12/22 13:37
24F→: 陳醫師就是重訓完還能中高強度有氧的人 比較強一點12/23 13:12
2F推: 75折我覺得就不錯了欸101.136.20.153 12/22 21:40
1F推: 第一點的部分 先重訓幾個月才開始有氧 也會提高有氧的12/22 17:14
2F→: 效率 我覺得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先練幾個月有氧也沒毛病12/22 17:15
3F→: 選自己喜歡的 或擅長的 養成習慣以後在增加其他訓練也12/22 17:16
4F→: 很棒 能有動力做下去的方式 都是好的方式12/22 17:16
3F推: 筆記功能最完整的兩家,就是被你刪掉那兩家,其他我12/21 17:50
4F→: 都覺得不好用。但三星的功能最完整,同時也最複雜,12/21 17:50
5F→: 換三星會需要一段時間學習,老人家也的確不一定適合12/21 17:50
6F→: 。12/21 17:50
50F推: sony xperia 10vi最大的障礙是打字稍微比較難 因為12/19 19:56
51F→: 有夠窄 但這也是優點 很好握 又很輕 輕度使用的話也12/19 19:57
52F→: 算相當穩定 我使用時沒遇過啥問題12/19 19:58
70F推: 10系列最爛就是ii跟iii 後面幾代進步不少 我甚至可12/19 21:19
71F→: 以拿10 V當主力機 但對長輩打字問題真的要考慮12/19 21:19
72F→: 進水警示如果沒真的碰到水的話 先檢查有沒有異物 沒12/19 21:20
73F→: 異物就盡快送修 我遇過幾隻不同廠牌手機一直跳進水12/19 21:21
74F→: 警示 基本都是送修解決的12/19 21:22
75F→: 三星A系列的話 背蓋脫膠是宿命 懶的話就靠手機殼了12/19 21:23
8F推: 會覺得只有中餐好吃的 應該大多是跟101.136.205.144 12/18 15:23
9F→: 團 因為旅行社餐標低 中餐比較容易101.136.205.144 12/18 15:23
10F→: 符合他們的價位 對客人也比較習慣101.136.205.144 12/18 15:24
11F→: 不過英國也是一個特殊的地方 我覺得101.136.205.144 12/18 15:24
12F→: 早餐通常都比午餐晚餐好吃 路邊攤也101.136.205.144 12/18 15:25
13F→: 蠻多不錯的 平價餐廳就一堆炸魚薯條101.136.205.144 12/18 15:25
14F推: 倫敦塔對岸 往泰德博物館路上有一101.136.205.144 12/18 15:29
15F→: 個市集 那邊的食物我覺得就不錯 XD101.136.205.144 12/18 15:29
5F推: 每一家都有死角 只能辦試用卡 自己101.136.205.144 12/18 14:45
6F→: 多試幾家 像我家四樓以下中華最差101.136.205.144 12/18 14:46
7F→: 四樓以上 中華訊號最好 速度最快101.136.205.144 12/18 14:46